墨床,又称墨架、墨台,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。是中国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。墨磨后湿润,乱放容易玷污他物,故制墨床以搁墨。墨床以墨定形,通常不会太大,宽不过二指,长不过三寸。造型多案架形、座托形、书卷形、博古架形,或曲折,或简练,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墨床为在研墨时稍事停歇,磨墨处湿润,以供临时搁墨之物。多为木、玉、瓷所制,形状或为床式,或为几案式。
墨月黳云脱太清,
海风吹上笔头轻。
琐窗冷透芙蓉碧,
定有新明到九成。
——(宋)苏轼《谢人送墨》
前人书写必研墨,墨锭遇水洇湿,若不妥帖安放,极易污了他物,纤小的墨床不过两指宽、三两寸长,恰好承接住一枚炭墨,有如墨之卧榻,其名贴切灵动。其制作材质多种多样,有铜、玉、石、瓷、木、竹之别,造型分为案架形、座托形、书卷形、博古架形等等,可供文房清赏或长伴砚侧。
清乾隆 粉彩花卉纹墨床两件
清早期 象牙雕墨床
清乾隆乐善堂款 绿里粉彩人物墨床
清乾隆 蜜蜡浮雕宝相花纹墨床
目前所见最早的为明代墨床,且玉质墨床最多,几案形,线条劲挺,棱角分明,通体不加任何雕饰,朴素浑厚之风极为明显。如明代龙纹白玉墨床等等。清代乾隆时期,大量烧造,墨床制作材质从古铜、玉器,发展到陶瓷、象牙、红木、漆器、玛瑙、翡翠、景泰蓝等。